(鄂發改財貿〔2014〕408號)
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政府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的示范帶頭作用,切實推動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在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 中央編辦關于在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的若干意見》(發改財金〔2013〕920號)精神,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的重要意義
1、深化思想認識。在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是發揮政府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示范帶頭作用的重要舉措;是有效培育市場信用需求,提升社會誠信意識、增強政府行政管理和社會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推動完善信用主體信用記錄、培育發展信用服務市場和建立健全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的迫切要求。
二、明確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的使用范圍
2、明確使用范圍。全省各級行政機關及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在行政管理工作中,應廣泛應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作為相應社會管理和經濟活動重要的參考依據。
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應結合地方和部門實際,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市場準入、資質審核等行政管理事項中,依法要求相關市場主體提供由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出具的信用記錄或信用報告。
對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產品質量、醫療衛生、工程建設、教育科研、電子商務、股權投資、融資擔保、市場中介組織等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重點領域,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應率先推進在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相關市場主體的信息記錄和信用報告。
三、建立完善社會信用主體信用記錄
3、理清完善信用記錄的基本思路。建立完善社會信用主體信用記錄是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在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的基礎性工作。要按照完善行業信用記錄、整合各類主體信用記錄、實現信用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統一共享的思路,加快推進信用記錄的征集、整合和共享。
4、加快建立完善重點行業信用記錄。結合國家和省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完善行業信用記錄,加快推進行業內信用信息互聯互通。當前,重點要加快推進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產品質量、醫療衛生、工程建設、教育科研、電子商務、社會保障、股權投資、融資擔保、市場中介組織等關系民生和社會穩定領域以及維護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其他領域建立行業信用記錄。
5、加快整合各類主體信用記錄。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相關專責小組牽頭單位(省工商局、省人社廳、省編辦、省民政廳)要協調、指導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完善企業、個人、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社會信用主體信用記錄,推動各類主體信用記錄在省信用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歸集和共享。
6、建設統一的信用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按照統一標準、頂層設計、立足基礎、集約高效的原則,整合各地區、各行業、各相關機構所涉社會主體信用信息,建設省信用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滿足社會信用信息查詢、機構間信用信息共享交換、第三方機構信用產品開發等服務需求。以實現信用信息全覆蓋為目標,先行納入金融、工商登記、稅收繳納、社保繳費、安全生產、環境保護、交通違章、法院生效裁判執行等信用記錄。
四、充分發揮征信市場在提供信用記錄方面的重要作用
7、加大各類征信機構的培育力度。加快發展各類信用服務機構,逐步建立公共信用服務機構和社會征信機構互為補充、信用信息基礎服務和增值服務相輔相成的多層次、全方位的社會信用服務組織體系。鼓勵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第三方信用評價機制,充分發揮征信機構在信用體系建設中的作用,進一步培育和促進信用服務市場的發展。
8、支持征信機構依法采集各類主體信用信息。大力推進政府信息公開,支持征信機構根據市場信用需求,依法采集個人、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社會組織的信用信息,提供專業化的信用服務。
9、引導征信機構創新信用服務產品。鼓勵征信機構依法利用政府部門的信用信息,提供符合社會各種需求的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加大信用服務產品創新力度。
10、加強對征信機構的監管。對在我省開展業務的征信機構實施備案管理、分類監管,促進征信機構規范發展。加快建立健全征信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信用記錄,突出強調征信機構的自身信用建設,確保征信機構出具的相關市場主體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真實、可信。
五、健全社會守信激勵與失信懲戒機制
11、健全獎懲聯動機制。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要加強協同配合,推動形成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跨部門、跨區域應用的聯動機制。要通過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在行政管理事項中的聯合應用,逐步建立健全全社會守信激勵與失信懲戒聯動機制。
12、加大激勵和懲戒力度。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應將相關市場主體所提供的信用記錄或信用報告作為實施行政管理的重要參考。對守信者,探索實行優先辦理、簡化程序、“綠色通道”和重點支持等激勵政策;對失信者,結合失信類別和程度,嚴格落實失信懲戒制度。
六、強化對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使用的保障措施
13、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在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工作的重要性,將實施此項工作作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完善激勵懲戒機制的重要手段,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落實主體責任。
14、完善制度規范。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組織相關部門根據履職需要,研究明確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的主要內容和運用規范。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要根據本實施意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建立健全在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的工作制度。
15、加強督查考核。全省各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在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工作落實情況的日常監督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