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十堰市企業信用協會官方網站! 信用協會  |  信調委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分享按鈕

省級政策

現在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 省級政策

湖北省科研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

來源:信用中國(湖北)  發布時間:2020-05-12  瀏覽:

科研信用作為社會信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從事科研活動人員或機構的職業信用,是對個人或機構從事科研活動時遵守職業準則行為的評價,貫穿于整個科研活動,是科技創新的基石。因此,為服務支撐“創新湖北”建設,為科技創新工作保駕護航,特制訂湖北省科研信用體系建設規劃。

  一、湖北省科研信用體系建設背景

  科研誠信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弘揚科學精神的重要舉措,是維護科學的社會信譽、促進科技事業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營造良好科研環境、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健全社會誠信體系,褒揚誠信,懲戒失信”, 為做好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明確分工,湖北省人民政府提出了湖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13-2014年工作要點,并專門成立湖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綜合推進科研信用體系建設等各專項工作的實施。近年來,違反科研誠信的行為時有發生,科研失范與科研不端等行為已成為我省科技事業健康發展的壁壘,阻礙了我省科研信用體系的建設。防止浮夸浮躁等不良學風的滋長,遏制偽造、抄襲等科研不端行為蔓延,提高科研信用意識,推動科研誠信文化建設已成為保障我省科研事業發展的緊迫任務。

  湖北省在科研信用體系建設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礎。2004年湖北省人民政府頒布《湖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兑巹潯穼毙庞皿w系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確了“信用湖北”建設的戰略目標,并將科研信用體系建設作為重要任務之一。2010年新修訂的《湖北省科技進步條例》中明確規定:“利用財政性資金設立的科學技術計劃項目、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管理機構,應當為參與項目的科學技術人員建立學術誠信檔案,作為審批科學技術人員申請科學技術計劃項目、對科學技術人員聘任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等的依據?!笔状卧诜蓪用嫔蠈θ】蒲行庞皿w系建設要求進行了明確。在信用管理方面湖北省配套出臺了《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計劃項目管理辦法》、《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等相關政策法規,為湖北省科研信用體系建設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時,湖北省科技相關部門會同省教育部門搭建了全省聯動機制,聯合開展了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活動,發布“科研活動誠信指南”、舉辦各類以“學術道德及科研誠信”為主題的報告會,通過系列活動的組織,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遵守學術規范和誠信,營造良好的科研誠信外部環境。

  雖然湖北省科研信用體系建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總體上仍處于打基礎和探路子的初級階段,存在諸多不足和值得關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科研信用工作組織體系不夠健全,目標責任分工不夠明確;科研信用管理制度建設有待完善,不同科技活動的項目管理模式需要進一步探索;科研信用公共信息平臺亟需建立,跨部門、跨地區信用信息共享不足等方面,全省科研信用體系建設急需進一步健全完善。

  二、指導思想及工作目標

 ?。ㄒ唬┲笇枷?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以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關于“建立健全社會誠信體系,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為戰略號召,按照《湖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13-2014年工作要點》要求,以推進科研領域誠信規范建設,強化科技人員誠信意識,引導科研人員誠信自律,依法建立科研信用管理機制為主要內容,弘揚科學精神,維護科學道德,堅持從湖北省實際出發,以建立守信激勵與失信懲戒機制、推進科研誠信建設為手段,提高全省科研誠信意識和誠信水平,促進社會和諧文明,為“五個湖北”建設營造良好的科研信用環境。

 ?。ǘ┲饕繕?

  規劃分兩個階段實施,2014-2015年是科研信用體系建設發展階段,2016-2020年是科研信用體系建設完善階段,階段主要目標如下:

  ——到2015年基本建成覆蓋全省的科研信用體系,科研信用基礎性法制法規建設及標準體系建立并得到完善,覆蓋高校、企業和科研機構的科研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基本建成,地方科研信用信息系統部分建成,各科技部門信用信息實現共享,科研信用管理體系基本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約束機制在重點領域發揮作用。

  ——到2020年建成國內領先,比較完善的覆蓋全省的科研信用體系。結合湖北實際,繼續貫徹省委省政府“信用湖北”建設方針,相關部門、科技機構、高校和科技團體協作共管,社會參與,科研人員自覺行動的科研信用體系建立完善;與科研信用相關的管理制度進一步優化完善,科研不端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科研人員的科學道德素質和科研誠信意識顯著提高,良好的科研工作環境和信譽全面形成。

  三、重點工作

 ?。ㄒ唬┘訌娍蒲行庞梦幕ㄔO

  維護科研誠信,加強科學道德建設,抵制學術不端行為,作為一個普遍性共同問題,事關科技事業的健康發展和創新型省份的建設。

  1、提升科研工作者的誠信意識

  充分發揮科協等組織的社會職責,組建科研信用和科研學風建設專門機構和宣講團,建設一支德學雙馨的宣講團體,按照“廣泛覆蓋、重視實效”的原則,面向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單位科研工作者群體開展宣講活動,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科研工作者的誠信意識,恪守科研信用規范。

  2、加大對科研工作者的信用考核

  將年度考核與聘期考核結合起來,依據對科研工作者在科研信用、貢獻、成效等方面的綜合評價,加大對優秀科研工作者的表彰力度,切實培養誠信科研工作者;同時,對科研不端行為等采取“零容忍”的態度,設立科研誠信“黑名單”,凈化科研誠信文化環境。

 ?。ǘ┙<以u審信用體系

  1、建立評審專家信譽檔案庫

  建立健全評審專家資格審查制度和專家庫,對評審專家的每次評審過程進行記錄,其評審結果計入個人信用記錄,同時,科學設計評審專家信譽評價指標體系,合理評價出每位評審專家的信譽度,建立評審專家的信用檔案。

  2、建立評審過程責任制度

  對科研項目的立項、預算編制、成果鑒定、驗收等各個環節所涉及人員,通過項目合同、計劃任務書、項目預算書、委托協議書、代理協議書等形式,根據權利和義務對稱原則,明確評審專家承擔的責任與義務。

 ?。ㄈ┙⒖蒲许椖砍袚鷨挝恍庞皿w系

  1、制定科研項目執行者信用規范

  建立高校、企業和科研院所等人員科技信用檔案,將其與科技計劃的申報、評審掛鉤,并作為優先享受科技立項、金融扶持等優惠政策的依據。在計劃申報過程中,要求相關科研人員簽訂科研誠信承諾書,推進科技信用信息的共享與完善。同時,科研項目負責人需是在崗科技人員,實際主持科研工作,在項目立項、投招標、檢查、鑒定和驗收等過程中,按照有關規定確保提供項目全部資料真實有效,不得弄虛作假??蒲许椖控撠熑俗鳛樨熑稳伺c項目管理者作為委托方簽訂科研項目合同,并按照合同規定完成合同所列指標。

  ——針對企業法人的信用管理。建立健全完善企業內部科研信用管理制度,明確企業法人承擔的責任,在保證科技計劃項目已有效順利完成前提下,才可申報其他項目??茖W記錄、管理和評價法人信用信息,作為評價研發基礎的重要指標,信用優良者,優先考慮參與國家科技計劃項目。

  ——針對高校、科研院所事業法人的信用管理。制定高校、科研院所單位法人評級制度,依據其項目完成情況、個人信譽等評定等級。等級較高者可優先申報科技計劃項目。項目負責人同期主持的科技計劃項目數原則上不得超過一項,杜絕弄虛作假等科研不端行為,凡發生違規行為的,經發現核實后將取消其承擔在研的科技計劃項目及當年度申報科研項目的資格。

  2、改革完善科研單位考核評價機制

  引導高校、企業和科研院所等機構建立完善適用于自身的考核評價制度。建立單位和個人的科研誠信檔案,作為其承擔項目、授獎、專家的推薦與選拔、人才計劃和評聘職稱等活動的依據。根據科研項目完成情況對科研人員進行信用等級分層,并依據信用等級差別對科研人員申請的項目實施不同的考核評價程序。同時,承擔科技計劃項目的高校、企業和科研院所等單位應建立科研誠信管理機構,建立健全調查處理科研不端行為的制度,其科研誠信制度建設情況,作為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和立項的條件之一。

 ?。ㄋ模┙⒖萍脊芾聿块T信用體系

  1、建立科技成果應用單位信用機制

  建立科技成果應用單位信用機制,引進專業信用機構對科技成果應用情況進行跟蹤反饋,收集成果應用單位的信用信息,搭建科技成果轉化信息共享平臺,向科研部門及成果提供單位提供信用信息,確??萍汲晒D化應用率。

  2、建立科研項目管理機構信用機制

  建立科研項目管理部門信用機制應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同時鼓勵引導專業信用機構參與其中。對參與科技計劃項目的個人和單位在招投標、立項、預算、驗收等各環節進行客觀記錄,采集科技信用信息,建立科技計劃信用數據庫和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系統,為信用管理提供數據和技術支撐。

 ?。ㄎ澹┙撔缕脚_信用體系

  1、建立健全創新平臺科研誠信規范

  建立健全創新平臺科研誠信規范。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研發中心等單位應建立起自身的學術委員會,制定適合本領域的科研誠信規范,參與創新平臺建設中的科研不端行為的調查處理。加強對科研人員的科研不端行為的監督檢查,引導科研人員誠信自律。

  2、建立健全創新平臺科研誠信管理體制

  創新平臺的管理機構應為申請、執行、評估評審項目的單位和個人建立科研誠信檔案,作為審批其申請項目、承擔評估評審工作的依據。建立科研誠信承諾制度,要求科研人員申報科研項目時對其材料的真實性予以承諾,秉承后果自負原則。加大公共監督力度,建立項目申報、獎勵評審、科研考核的公示機制及平臺,擴大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增強科研同行的監督,進一步促進科研管理體制的完善。

 ?。┙⒖萍贾薪闄C構信用體系

  1、建立科技中介機構信用信息中心

  以科技中介機構為主,以“講究誠信,互惠互利”為原則,建立科技中介機構信用信息中心。通過內部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征集信用基本信息,各科技中介機構有義務提供自身及其他單位信用信息,增加中介機構信用透明度,對科技中介機構進行信用評級,防范信用經營風險,確保各中介機構健康運行。

  2、建立科技中介機構信用評級機制

  由科技中介機構主管部門及監察部門對全省科技中介機構圍繞規范執業許可、合同項目履行、執業信息公開及行業人員職業道德等方面進行信用評價,根據日常監管、專項檢查、社會評議、投訴舉報、信訪反映以及執紀執法部門和司法機關意見綜合進行評價,建立全省科技中介機構信用評級機制。依據各行業評價高低設立誠信等級,并記入誠信檔案,促進中介市場秩序的有效運行。

  四、保障措施

 ?。ㄒ唬┙M織項目保障

  健全科研信用建設工作協調機制??萍夹姓块T與其他相關部門和單位建立起科研誠信聯動會議制度,協調各個部門間的工作機制。明確各個科研單位主體的責任,完善組織內部監督約束機制,建立起全面協調的科研信用工作網絡。同時,完善科學技術創新投入機制,整合現有科研保障措施,依據科研信用檔案,對具有完成項目良好信譽度且符合申請人資格的申請者,在各類科技計劃項目中給予優先支持。

 ?。ǘ┬畔⒓夹g平臺保障

  建立科研信用評價數據庫和共享平臺,實行信用記錄制和信息共享制,增強科研信息的透明度,傳播相關主體失信信息增加科研失信行為的成本,并在合法范圍內收集和整理科研活動主體的信用信息,減少科研活動中信用不對稱現象。推進科技信用信息共享,完善有利于誠實守信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降低失信行為的發生幾率,為全省科研信用體系建設提供信息技術支撐。

 ?。ㄈ┱叻ㄒ幈U?

  制定和完善科研行為準則和規范,建立科研信用獎懲機制,依據科研信用分層制度,針對不同信用等級單位或個人享受不同的政策。推進科技評價和獎勵制度改革,實行與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相聯系的分配激勵機制及科研成果轉化收益分配政策。對于科研信用良好者,可享受優先承擔項目、增加經費資助力度、優先撥款等政策;對科研誠信違規行為,加強監督管理,并根據情節輕重采取相應處罰措施,可采取撤銷科研計劃、收回科研資助、否認科研成果等措施,并對相關涉及人員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的科研活動予以限制。同時,要強化資金監管,建立科研信用“黑名單”制度,杜絕一題多報、重復資助等科研失信行為。

  2014年3月31日

關閉
分享按鈕 亚洲午夜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