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加快我市教育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現結合教育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信用十堰建設總體部署,把學校信用制度建設、教師師德師風和學生誠信教育作為教育領域信用建設的重點,規范辦學行為,提高師生文明素養,以教育誠信促進社會誠信,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工作任務
(一)打造“誠信機關”
1.梳理權責清單。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進一步梳理“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理清與行政職權相對應的責任事項、職責邊界等,制定運行流程,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確保行政權力和政務服務事項合法、公開、規范、高效運行。
2.完善信息公開制度。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及時公開重大決策部署和涉及師生切身利益等重要事項,促進教育發展公開透明,機關工作規范高效。
(二)建設“誠信學?!?/span>
1.推進依法治教。加強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健全校務公開制度,落實教育資助惠民政策,關注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熱點難點問題,接受社會監督,提高教育公信力。
2.規范辦學行為。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劃片招生制度,堅決治理教育亂收費等熱點問題,將公辦學校信用體系建設納入學校目標考核。民辦學校和教育培訓機構的誠信情況要與“雙隨機一公開”相結合,與年檢掛鉤,建立健全民辦學校及教育培訓機構失信信息報送制度,規范民辦學校和培訓機構招生、收費、廣告發布等行為。
(三)塑造“誠信教師”
1.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加強師德培訓,融于日常教學。對優秀師德典型進行廣泛宣傳,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嚴肅查處施教行為不端、從教行為不廉等師德師風問題。
2.大力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深入開展專業培訓、崗位練兵、技能比武、優質課競賽等活動,修德和修業相統一,進一步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塑造定位準、品格高、能力強的教師隊伍。
3.建立健全教師信用評價和獎懲機制。建立和完善科學有效的師德師風評價考核機制,將教師信用評價與師德考核測評相結合,采取教師自評互評、學生及家長參評等方式對教師進行誠信教育評價,將結果存入師德誠信檔案,與教師職稱評定、職稱晉升、評優表模等掛鉤。加大對教師學術剽竊、論文造假、違反教學制度等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并錄入教職工失信信息數據檔案。
(四)培育“誠信學生”
1.加強學生誠信教育。把學生誠信教育擺在學校德育的首位,并與社會公德教育、養成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機結合起來,努力使誠信教育融入學生學習生活之中。大力推進誠信教育進課堂,根據不同年齡段青少年兒童的身心特點,組織編寫誠信教育系列讀本,開展系列誠信教育活動。
2.建立健全學生誠信考核評價機制。逐步建立完善學生個人誠信檔案,鼓勵學生簽署誠信保證書、誠信考試承諾書,通過誠信品德評價機制對學生在校期間德育品行情況、各類違紀情況等做好全方位的詳實記錄,促使學生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培養自我,調整自我,完善自我,在校期間形成較穩定持久的誠信理念。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十堰市教育系統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為局黨組書記、局長,副組長為局黨組成員,領導小組成員為相關科室負責人。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分管領導兼任,發展規劃科負責綜合協調工作,負責教育系統的征信和向省市信用平臺報送相關信用信息。各相關單位相應成立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落實工作責任,上下聯動,齊抓共管。
(二)加大宣傳力度
各單位利用網絡媒體、校園廣播、宣傳欄、班隊會等媒介和陣地,加大信用知識宣傳力度,組織廣大師生積極參與誠信實踐活動,提高誠信意識,加大對誠信先進事跡的宣傳和典型失信案件的曝光力度,及時發布誠信教育活動信息,營造教育系統良好誠信氛圍。
(三)強化任務落實
一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把教育系統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周密策劃,有序推進建立守信紅榜和失信黑名單制度。
二是開展教職工信用信息征集工作。各級各類學校要把教職工誠信建設納入師德檔案,采集教職工學術剽竊、論文造假、違反師德師風等信用信息(見附件1)。
三是開展民辦學校及教育培訓機構信用信息征集工作??h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民辦學校及教育培訓機構信用檔案,采集民辦學校及培訓機構發布虛假廣告、非法集資、管理不當等違規行為(見附件2)。
四是嚴格落實信用信息報送制度。各相關單位在2018年1月底前報送教育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人員名單(見附件3),每月25日前報告本地區、本單位信用建設重點任務完成情況及教職工、民辦學校及教育培訓機構失信信息數據統計表(附件1、2),每年12月25日前報送年度工作總結。
(四)嚴肅責任追究
市政府已將行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納入到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之中并建立定期通報制度。市教育局將嚴格督查,對行動遲緩、工作被動、任務不實、效果不佳的單位,將實施責任追究。
十堰市教育局
2018年1月8日